上海海港和武汉三镇的这场比赛本该非常精彩,因为在战术上,两支球队都有着类似的攻守失衡问题,只不过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表象原因并不相同。
上海海港这边的原因其实比较简单,队内就没有能在前场创造空间的球员类型,伊萨-卡隆和武磊勉强能算一个半速度点,这使得他们本该是一支主打防守反击的球队,然而他们排名榜首,有奥斯卡,还要踢漂亮足球,所以在场上就只能不断地从外围磨,磨进了就赢,磨不进就赢不了。
而在武汉三镇这边,高畠勉面对的难题是阵容上本来就头重脚轻,进攻球员过多,防守球员过少,斯坦丘都去打后腰,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,不过带队打了几场比赛之后,高畠勉也摸索出了一点门路,就是既然斯坦丘后撤了,戴维森就不能浪费了。
所以在这样一场比赛开打时,两位主帅如何安排战术,如何排兵布阵,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看点。
然而,一切都被当值主裁毁掉了。
开场之后,海港这边没什么选择,寻找各种机会打身后就是唯一的一条路:
对于武汉三镇来说,这样的进攻并不难防,而且只要防下来,他们不难发现海港压上之后留下的空当:
开局阶段,武汉三镇的表现相当不错。
因为除了类似的打身后之外,武汉三镇还可以通过步步为营的推进,利用到海港两线之间的空间:
这样横向利用空间的推进和进攻,武汉也能轻易打出:
仅从这三次进攻当中,就可以看得出来,虽然武汉三镇客场作战,但他们的形势要比上海海港好上不少。
他们不仅可以用反击打到上海海港集体压上之后的问题,也可以用渗透打到海港前场三人回防不及时的问题。
而在同一时间,海港这边7人防守,3人进攻,所能做出的回应就是这种球星的个人能力:
最大的收获,其实就是伊萨-卡隆打出的任航的这张黄牌:
但在武汉三镇这边,他们甚至可以在阵地战阶段,在左路形成二打一的优势局面:
可以直接突破边路打出传中:
第28分钟,左路的传中打到了危险区域,迫使张琳芃做出了超规动作:
注意,除了张琳芃的动作,海港这次被连续调动之后,实际上已经对武汉的传中不设防了,这说明了武汉的进攻确实占据了上风,形成了实实在在的消耗。
但就在这之后,裁判成为了主角。
第31分钟,上海海港右路传中,卡隆在后点包抄时受到的干扰动作,被马宁在第一时刻认定为点球:
此球被刘殿座扑掉:
之后,第44分钟,马宁认定任航在与卡隆的这次争夺身位时再次犯规:
然而,他在第一时间出示黄牌之后,显然没有意识到这是任航的第二张黄牌,是在双方球员的反应下才出示了红牌:
假如马宁一开始就记得任航已经有牌在身,这次犯规他会认定为黄牌标准吗?
但不管怎么说,也就是从这之后,随着武汉少打一人,这场比赛的竞技性就此丧失了,战术上也就没有太多可以分析的意义了。
因为到了下半场,多打一人的上海海港自然敢于在进攻端投入更多的人手,看看这些传中的落点是由什么位置的球员在争夺?
是边后卫:
收获进球也就不难了:
比赛末段,武汉的反击制造了蒋光太的红牌:
但在第78分钟,上海海港打进了第三球:
伤停补时阶段,武汉三镇则打进了挽回颜面的进球:
比赛就此结束。
正如我们在开头提到的,这原本是一场很有悬念的比赛,因为两支球队存在各自的问题。海港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,但他们有好球员,武汉则在将帅磨合之际,在一步步找回攻守两端的平衡。
上半场前半段的比赛也证明了这一点:主场作战的上海海港不断地寻找着能打出速度的空当和机会,而武汉三镇则借此摸索着对手存在的战术问题,一步步接近着收获进球。
就在这个时候,马宁成为了比赛的主角。
科里纳曾经说过,最好的裁判应该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,在这一点上,被认为是中国最好裁判的马宁或许并不这么认为。
很显然,这又成为了一场被马宁“定义“的比赛。